香港大禍臨頭
香港是僅次於紐約和倫敦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。根據金管局數據,2019年,香港的外幣交易有97%是美元,跨境貸款之有6成是美元貸款,發行的衍生工具,包括企業債有43%是美元。由此可見,香港是中共的海外集資渠道。要是沒有香港,中國企業要籌集美元資金,利息會很高,比現在高約5厘。香港為中共節省的籌資成本是每年約700億美元。中共經濟水深火熱,絕對不能失去香港這個重要海集資渠道。
金融中心的基礎是代表龐大GDP經濟體系。紐約代表20萬億美元的美國經濟體系。倫敦代表20萬億美元的歐盟經濟體系。香港代表19萬億美元的中港澳門經濟體系。東京和新加坡無法取代香港金融中心地位,原因是日本和東南亞國家的經濟規模比不上中港澳門。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和中國經濟情況有密切關係。
只要歐美日還要跟中共交易,香港是金融中心的唯一選擇。因此,要限制香港金融業運作,歐美日首先要甩掉中國市場和商品來源。反過來看,歐美日拒買中國貨,將生產基地搬離中國,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不攻自破。
美國將生產基地搬到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,亞洲金融中心自然轉到新加坡去。從實際操作角度看,歐美日放棄中國,跟東南亞國家做生意,香港港口轉運業停頓,中國的海外合約減少,香港金融業和法律保險業失去生意。中國GDP萎縮,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自然萎縮。
總括地說,侵侵宣佈取消香港特殊地位有政治因,也有實際經濟原因。美國跟中共打貿易戰,香港就會失去亞洲金融中心地位。侵侵不得不宣佈撤掉香港特殊地位。很多人說,包括那個林賤賤婦,美國撤消香港特殊地位,美國也有損失。問題是,香港的特殊地位已經崩潰,無論侵侵是否取消香港特殊地位,香港也會失去特地位。
再簡單地說,沒有生意做,外國商人一定帶著資金離開香港,香港人才也會跟著離開。供應鏈肯定不能百份百離開中國,懂得中國貿易的香港人才在這次重整亞洲經濟時期十分有用,英國和美國都願意接收這些香港人才。港共搞送中法,中共搞國安法,結局是西方國家放棄中國,挖空香港。